|
杏花 / 作者:王禹偁 |
紅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團。
記得觀燈鳳樓上,百條銀燭淚闌干。
|
|
杏花解釋: 《杏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禹偁。這首詩描繪了杏花的美麗和脆弱,以及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紅芳紫萼怯春寒,
蓓蕾粘枝密作團。
記得觀燈鳳樓上,
百條銀燭淚闌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杏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杏花的形態和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美的追求。
首先,詩中的紅芳紫萼怯春寒,描述了杏花嬌嫩的外貌和對寒冷天氣的敏感。紅芳和紫萼是杏花的顏色,怯春寒則表明杏花在寒冷的春天中顯得柔弱而脆弱。
接著,詩中的蓓蕾粘枝密作團,描繪了杏花蓓蕾緊密地附著在枝干上,形成了一團。這種描寫表達了杏花的繁盛和生機,也暗示了春天的到來。
詩的后兩句記得觀燈鳳樓上,百條銀燭淚闌干,通過描寫觀燈鳳樓上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春天的期待。觀燈鳳樓上的百條銀燭象征著繁華和光明,而淚闌干則暗示了作者對美景的感動和眷戀。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杏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形象描寫和意象運用使得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情感共鳴,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