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 / 作者:蘇軾 |
我友顧子敦,軀膽兩俊偉。
便便十圍腹,不但貯書史。
容君數百人,一笑萬事已。
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磨刀向豬羊,釃酒會鄰里。
歸來如一夢,豐頰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濃墨寫黃紙。
會當勒燕然,廊廟登劍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東郡水。
河來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
|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解釋: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友顧子敦,軀膽兩俊偉。
便便十圍腹,不但貯書史。
容君數百人,一笑萬事已。
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磨刀向豬羊,釃酒會鄰里。
歸來如一夢,豐頰愈茂美。
平生批敕手,濃墨寫黃紙。
會當勒燕然,廊廟登劍履。
翻然向河朔,坐念東郡水。
河來屹不去,如尊乃勇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送別顧子敦出使河朔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顧子敦的形貌與品德,以及對他在河朔地區的使命和歸來的期許。
首先,詩中提到顧子敦的身材魁梧,膽量過人,是一個令人敬佩的朋友。他不僅肚子寬大,能容納很多書籍和歷史記載,而且他的一笑可以化解萬事,具有開朗豁達的性格。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顧子敦長期在江海間奔波的經歷。十年間,他游歷江海,卻沒有見到他的憂愁和煩惱,顯示出他平和樂觀的態度。他也會在家中磨刀修剪豬羊,與鄰里們共飲酒,展示了他與人為善、喜歡與人交往的一面。
詩中還表達了對顧子敦歸來的期待,形容他的歸來如同一場夢境,而且他的面頰愈加豐滿美麗。這表明詩人對顧子敦的歡迎之情,并對他在外任職的成就充滿期待。
接下來,蘇軾提到了他自己的批閱官方文件的經歷,以及用濃墨寫在黃紙上的情景。這表明他在文官生涯中的才華與責任感。
最后,詩中提到了勒燕然和登劍履,這是指顧子敦在河朔地區的使命,要在那里施展才華。詩人坐在家中,思考著河朔地區的風景和東郡的水流。他認為像河流一樣,顧子敦屹立不動,是一位勇敢的人。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顧子敦形象的描繪和對他使命的表達,展現了友誼、樂觀和期待的情感。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和比喻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對顧子敦的贊美和祝福,以及對友誼和人生態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