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言 / 作者:王禹偁 |
榮枯禍福轉如輪,幽暗難欺有鬼神。
天上若無司報者,世間爭向不平人。
夏蟲莫怪冰壺色,秋隼休猜月窟身。
吾道斯文如未喪,且憑方寸托穹旻。
|
|
放言解釋: 《放言》是宋代文人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榮枯禍福轉如輪,
幽暗難欺有鬼神。
天上若無司報者,
世間爭向不平人。
夏蟲莫怪冰壺色,
秋隼休猜月窟身。
吾道斯文如未喪,
且憑方寸托穹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世間的不公平現象以及個人努力追求道德和正義的態度。詩人通過描述人世間的榮枯禍福無常,暗示人們無法掌控命運的變化,但他也堅信幽暗的背后存在著鬼神的存在,他們不會被欺騙。詩人認為,如果在天上沒有司報者(指上天的神靈),那么世間的人們就會爭相向那些不公平的人效仿,追求不正當的利益。
在第二聯中,詩人以夏蟲和冰壺的比喻,告誡人們不要因為自己的渺小而輕視自己的力量。夏蟲盡管微小,但如果它在冰壺里發出聲音,人們不應該感到驚訝,因為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價值和發聲的權利。
在第三聯中,詩人提到秋隼(指獵鷹)和月窟(指月亮的洞穴),暗示人們不應該過度猜測他人的內心和意圖。詩人反對妄下斷言,主張應以實際行動和事實為依據,而不是憑空猜測他人的動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道德追求的堅定信念,他相信自己的品德和修養尚未喪失,將自己的一片赤誠托付于方寸之間,寄托于天地之間。
賞析:
《放言》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觀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榮枯禍福、不公平現象的描繪,表達了對人世間的現實狀況的關注和思考。詩中的比喻和對立構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
詩人以鬼神、司報者等形象揭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約束和對正義的追求。他呼吁人們不要被世俗的不公平所迷惑,而要堅守自己的道德原則,追求真理和公正。
詩中的夏蟲和冰壺、秋隼和月窟等意象,富有啟示性和隱喻,使詩詞更加深邃。詩人通過這些形象,提醒人們要保持謙遜和自信,不要被外在形象所蒙蔽,而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價值。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道德追求的堅定信念,他將自己的信念寄托于方寸之間,托付于天地之間,顯示出對道德和精神信仁的堅持和自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生和社會現象的觀察,表達了對不公平和道德追求的思考。詩人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通過比喻和對立的手法,揭示了人們內心的道德約束和對正義的追求。詩詞意境深遠,啟示人們要保持謙遜和自信,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追求真理和公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