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興 / 作者:王禹偁 |
吾嘗入深山,溪谷寒且冱。
杉檜頗凌云,歲月自朽蠹。
般輸目不見,何由用斤斧。
東山大夫松,中岳金雞樹。
秦政本獨夫,則天乃淫嫗。
名號被常材,所幸因一顧。
為木豈有命,偶然生要路。
誰取澗底松,立作明堂柱。
|
|
感興解釋: 《感興》是一首宋代王禹偁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曾經進入深山,溪谷寒冷而冰冷。杉樹和柏樹高聳云端,歲月自然腐朽。我眼中看不見般若菩薩,怎么能用斧頭和鋸子呢?東山的大夫松樹,中岳的金雞樹。秦朝的政治本質是專制的,因此天空變得淫亂。名聲和聲望只是常人的才能,幸運的是因為一次機緣。木頭怎么可能有命運,只是偶然生長在要路上。誰會取下澗底的松樹,立為明堂的柱子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過描繪深山和溪谷的景色,以及杉樹、柏樹等高聳入云的樹木,表達了自然的壯麗和歲月的無情。作者提到般若菩薩,暗示了人們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但又表示無法用常規手段來達到。接著,作者談到了東山的大夫松和中岳的金雞樹,暗示了社會中的權力和榮耀。最后,作者提到了秦朝的政治本質和名聲的虛妄,以及木頭的偶然命運,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命運的思考。
賞析:
《感興》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具意境和哲理性。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樹木,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同時,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批判,表達了對權力和名聲的質疑。整首詩詞意境深遠,引人深思,展示了王禹偁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