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藥詩 / 作者:王禹偁 |
東君著意占殘春,得得遲開亦有因。
曾與掖垣留故事,又來淮海伴詞臣。
日燒紅艷排千朵,風遞清香滿四鄰。
更愛枝頭弄金縷,異時相對掌絲綸。
|
|
芍藥詩解釋: 《芍藥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禹偁。這首詩詞描繪了芍藥花的美麗和魅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君著意占殘春,
得得遲開亦有因。
曾與掖垣留故事,
又來淮海伴詞臣。
日燒紅艷排千朵,
風遞清香滿四鄰。
更愛枝頭弄金縷,
異時相對掌絲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芍藥花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芍藥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詩中提到的"東君"指的是芍藥花,它在春天末期才開放,因此被稱為"殘春"。詩人認為,即使芍藥花開得晚,也有其原因和價值。
詩中還提到了芍藥花與掖垣和淮海的關系。掖垣是指宮廷中的花園,淮海則是指淮河和長江之間的地區。詩人曾在掖垣欣賞過芍藥花,現在又來到淮海地區,與當地的文人雅士一起欣賞芍藥花。
詩中描繪了芍藥花的美麗景象。芍藥花的花瓣燒得紅艷,一片片花朵如排列成千,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風吹過,芍藥花的清香彌漫四周,給人以嗅覺上的愉悅。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芍藥花的更深的喜愛。詩人喜歡看到芍藥花枝頭上的金色花蕊,也喜歡看到芍藥花與絲線相互交織的美麗景象。這種景象在不同的時間里都能欣賞到,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芍藥花的美麗和魅力,表達了作者對芍藥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同時也展示了芍藥花在不同環境中的美麗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