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制皇親試貢士歌 / 作者:王禹偁 |
天王出震還海清,奎星燦燦昭文明。
詔令郡國頁多士,大張珠網羅群英。
皇情孜孜終不倦,日斜猶御金鑾殿。
宦柳低籠三月煙,爐香飛入千人硯。
麻衣皎皎光如雪,一一重瞳親鑒別。
孤寒得硌荷君恩,聚首唯言盡臣節。
小臣蹤跡本塵泥,登科曾賦御前題。
屈指方經五六載,如今已上青云梯。
位列諫官無一語,自問將何報明主。
應制非才但淚垂,強作登歌歌舜禹。
|
|
應制皇親試貢士歌解釋: 《應制皇親試貢士歌》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皇帝親自選拔貢士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忠誠和感激之情。
詩詞中的第一句“天王出震還海清,奎星燦燦昭文明”描繪了皇帝的威嚴和光輝。接著,詩人描述了皇帝下詔令各地郡國選拔人才,用珠網羅群英的比喻形容選拔的廣泛和嚴格。
詩詞中的“皇情孜孜終不倦,日斜猶御金鑾殿”表達了皇帝對選拔貢士的熱情和堅持,即使天色已晚,仍然在金鑾殿處理政務。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宦官低頭行走,爐香飄入千人硯,以及作者身著麻衣,眼睛明亮如雪,一一被皇帝親自鑒別。這些描寫展示了皇帝對貢士選拔的細致和嚴謹。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感激之情,感謝皇帝的恩典使自己得以獲得貢士的資格。作者自稱“小臣”,表示自己的身份卑微,但也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和臣節。
整首詩詞以感恩和忠誠為主題,通過描繪皇帝選拔貢士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自己的自豪和自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