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洲遣興 / 作者:王禹偁 |
七十浮生已半生,徒勞何日見功名。
折腰米賤堪羞死,負郭田荒好力耕。
庭鶴慣侵孤坐影,鄰雞應信夜吟聲。
年來更待賢良詔,咫尺松江未濯纓。
|
|
長洲遣興解釋: 《長洲遣興》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十浮生已半生,
徒勞何日見功名。
折腰米賤堪羞死,
負郭田荒好力耕。
庭鶴慣侵孤坐影,
鄰雞應信夜吟聲。
年來更待賢良詔,
咫尺松江未濯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王禹偁對自己晚年境遇的感慨和無奈之情。他已經七十歲了,人生已經過去了一半,但卻沒有取得功名。他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是徒勞無功的,不知道何時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他折腰耕種,卻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感到非常羞愧。他負擔著荒廢的田地,努力耕作,但周圍的環境卻沒有得到改善。他孤獨地坐在庭院里,常常被鄰居的雞的鳴叫聲打擾,這使他更加感到寂寞。多年來,他一直期待著得到賢良的詔令,但是這個希望一直沒有實現。他離松江只有咫尺之遙,但他的抱負和理想卻還沒有實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晚年的失落和無奈之情。通過描繪自己的生活境遇,作者表達了對功名和成就的渴望,以及對現實的無奈和不滿。詩中的庭鶴和鄰雞的形象,象征著作者孤獨和寂寞的心境。詩詞的結尾,以咫尺松江未濯纓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