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 作者:蘇軾 |
閑居蓄百毒,救彼跛與盲。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橫。
區區效一溉,豈能濟含生。
力惡不己出,時哉非汝爭。
|
|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閑居蓄百毒,
處世拯跛盲。
依山建茅屋,
掩埋腐骨荒。
區區效一溉,
豈能救蒼生。
力量不自出,
時勢非你爭。
此詩描述了蘇軾閑居時的心境以及對社會不公的反思。他將自己比作蓄百毒之地,意味著自己內心充滿了各種濁惡的思想和情緒,但他仍然努力去救助那些處于困境中的人們。他選擇在山腳下建立陶制的房屋,用以把那些殘疾人的尸骨掩埋起來,彰顯了他的善良和仁愛之心。
詩中提到的“效一溉”指的是效仿一條河流,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像一條河流一樣,帶給社會希望和救贖。然而,蘇軾意識到自己個人的力量有限,無法真正拯救所有的人。他抱怨時勢對他不利,力量不夠強大,無法擺脫困境。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社會困境的憂慮和對自身力量的無奈。透過詩中的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的善良和愛心,他對于社會不公的痛恨和對人類命運的思考。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深邃的思索和對于人生意義的追問,引發了讀者對于自身和社會問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