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 作者:蘇軾 |
凈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
初無來往相,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師,尚欠行腳債。
請判維摩憑,一到東坡界。
|
|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解釋: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凈名毗耶中,
妙喜恒沙外。
初無來往相,
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師,
尚欠行腳債。
請判維摩憑,
一到東坡界。
詩意:
這首詩以佛教的觀念為背景,表達了蘇軾對佛教修行者定慧師的敬意,并通過詩詞表達了自己對修行和人生的思考。詩中用佛教的詞匯和意象,描繪了定慧師在凈名毗耶(佛教中的極樂世界)之中,而蘇軾自己則處于妙喜恒沙(佛教中的浩瀚世界)之外。詩中還表達了蘇軾對于定慧師的尊敬和欽佩,以及自己對于修行的向往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感悟和對佛教思想的理解展現(xiàn)出他對修行道路的向往和對定慧師的敬仰之情。詩中的意象和詞藻典雅,展示了蘇軾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對佛教哲學的理解。通過對凈名毗耶和妙喜恒沙的描繪,蘇軾將自己和定慧師置于不同的境界,表達了對修行道路的渴望和虔誠。詩詞中還表達了蘇軾對定慧師行腳的期盼,并請定慧師來到東坡界(指蘇軾的居所),以尋求心靈的指引和啟迪。
這首詩詞通過佛教的思想和意象,傳達了蘇軾對修行和人生的思考。它展現(xiàn)了蘇軾對佛教修行者的敬意,同時也表達了他自己對于修行道路的向往和探索。整首詩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給人一種超脫塵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