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靜川野桃花下獨酌因簡同年馮中允 / 作者:王禹偁 |
野桃無主滿山隈,遷客攜觴獨自來。
盡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顏色為誰開。
枝穿綠竹渾疑畫,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約同年一攀折,便如劉阮到天臺。
|
|
南靜川野桃花下獨酌因簡同年馮中允解釋: 《南靜川野桃花下獨酌因簡同年馮中允》是宋代詩人王禹偁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遷居他鄉的詩人,在南靜川野外的桃花樹下獨自飲酒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桃無主滿山隈,
遷客攜觴獨自來。
盡日馨香留我醉,
每春顏色為誰開。
這首詩以野外的桃花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身處異鄉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的野桃花無人栽培,自然生長在山間,象征著自由和純真。遷居他鄉的詩人帶著酒杯獨自來到這里,享受著桃花的美景。整日沉浸在桃花的芬芳之中,讓他陶醉其中。每年春天,桃花綻放,但詩人卻不知道這美麗的景色是為誰而開。
枝穿綠竹渾疑畫,
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約同年一攀折,
便如劉阮到天臺。
詩中描述了桃花的形態,枝條穿過綠竹,給人以畫中的錯覺。桃花的花瓣飄落下來,隨著丹河流去,再也回不來了。詩人期待著與同年的朋友約定一起攀折桃花,這里提到了劉阮到天臺的典故。劉阮是南朝梁代的文學家,他曾經到天臺山與友人一起賞桃花,這里暗示了詩人希望與朋友共同分享桃花的美景。
這首詩通過描繪桃花的美麗和詩人的孤獨情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友誼的向往。詩人在異鄉尋找一份心靈的寄托,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與朋友的相聚,尋求心靈的慰藉和情感的共鳴。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王禹偁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