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志 / 作者:王禹偁 |
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
致君望堯舜,學業(yè)根孔姬。
自為志得行,功業(yè)如臯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諫紙無直言,綸誥多愧辭。
黽勉為何事,親老與妻兒。
一旦命執(zhí)法,嫉惡寄所施。
丹筆方肆直,皇情已見疑。
斥逐深山中,窮辱何羸羸。
于張及不得,安用此生為。
|
|
吾志解釋: 《吾志》是宋代王禹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志向的堅持和追求,以及對社會和個人責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
我生來并非沒有才華,我的志向也不卑微。
致君望堯舜,學業(yè)根孔姬。
我向往著堯舜那樣的君主,學業(yè)扎根于孔子和姬姓的賢人。
自為志得行,功業(yè)如臯夔。
我自己立志并實踐,我的成就將如同臯夔一樣輝煌。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我既考中了進士科舉,又在清切司(官職)任職。
諫紙無直言,綸誥多愧辭。
上書諫言的信紙上沒有直言之辭,奏章中充滿了自責之辭。
黽勉為何事,親老與妻兒。
我為了什么而努力奮斗呢?是為了家人和親老。
一旦命執(zhí)法,嫉惡寄所施。
一旦擔任官職,我將懲惡揚善,施行正義。
丹筆方肆直,皇情已見疑。
我用紅色的筆墨寫下直言不諱,但皇帝對我已經產生了疑慮。
斥逐深山中,窮辱何羸羸。
被貶謫到深山中,遭受了極大的恥辱。
于張及不得,安用此生為。
與張(指張載)無緣,我該如何安排我的一生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禹偁對自己志向的堅持,他不愿意將自己的才華和志向浪費在平庸之中。他向往著有德行的君主,以及受過良好教育的賢人。他自己立下志向,并努力實現,希望取得輝煌的成就。然而,他在官場上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他的直言不諱引起了皇帝的懷疑,最終被貶謫到深山中。詩中流露出作者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家人和親老的關心和責任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一生的困惑和迷茫,他不明白自己的一生究竟為了什么。整首詩詞充滿了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