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雜詩十一首 / 作者:蘇軾 |
真人有妙觀,俗子多妄量。
區區勸粒食,此豈知子房。
我非徒跣相,終老懷未央。
兔死縛淮陰,狗功指平陽。
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腸。
|
|
和陶雜詩十一首解釋:
《和陶雜詩十一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真人有妙觀,俗子多妄量。
真正的圣人有著高深的見解,而凡俗之人卻常常自以為是。
區區勸粒食,此豈知子房。
卑微之人只能安慰自己過得饑寒交迫,卻不知道子房的驕奢淫逸。
我非徒跣相,終老懷未央。
我不僅僅赤裸面對世俗,到老心中的愿望也依然未報。
兔死縛淮陰,狗功指平陽。
兔子死了,卻被捆綁在淮陰,狗咬了人,卻指向平陽。
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腸。
真是可悲啊,何須感到羞恥,世間的道路都彎彎曲曲。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于世人盲目崇尚真善美,而忽視實際境況的批評。他認為圣人之見遠超凡俗之人,凡俗之人常常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而實際上只是妄自尊大。蘇軾自謙自己的行為雖然與世人不同,但他依然懷有追求未盡的事業的愿望。通過描繪兔死縛淮陰和狗指平陽的情景,他暗示了世間的道路并不直接,常常曲折復雜。詩詞通過反映詩人的思考和對人生的觀察,傳達了一種深刻的哲思和對于世事的頗具獨特的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