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霽後望山中春雪 / 作者:王禹偁 |
誰種離離碎玉苗,曉樓吟望興偏饒。
白云作伴宜長在,紅日無情已半銷。
聚映早霞明野寺,散隨春水過溪橋。
世間安得王摩詰,醉展霜縑把筆描。
|
|
霽後望山中春雪解釋: 《霽後望山中春雪》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種離離碎玉苗,
曉樓吟望興偏饒。
白云作伴宜長在,
紅日無情已半銷。
聚映早霞明野寺,
散隨春水過溪橋。
世間安得王摩詰,
醉展霜縑把筆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人站在高樓上,遠望山中的春雪。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誰種離離碎玉苗,曉樓吟望興偏饒”描繪了春雪的美麗景象。離離碎玉苗形容雪花紛紛揚揚,像是散落的碎玉。曉樓吟望興偏饒則表達了詩人對春雪景色的喜悅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白云作伴宜長在,紅日無情已半銷”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白云作伴宜長在,意味著美好的事物應該長久存在。而紅日無情已半銷則暗示時間的無情,已經過去了一半。
最后兩句“聚映早霞明野寺,散隨春水過溪橋”描繪了春雪融化后的景象。早霞映照下的野寺明亮動人,春水從溪橋上流過,雪花隨著水流散去。這里表達了生命的流轉和變化。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春雪的美麗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人生的感悟。最后兩句提到了王摩詰,是對古代文人墨客的向往和自我寄托,也展現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熱情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