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同年劉司諫通判西都 / 作者:王禹偁 |
元老留司臥雒陽,諫官通理輟鴛行。
仲宣舊佐紅蓮幕,裴度新開綠野堂。
幾處古碑停馬讀,到時春筍約僧嘗。
香山居士真容在,為我公余奠一觴。
|
|
送同年劉司諫通判西都解釋: 《送同年劉司諫通判西都》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老留司臥洛陽,
諫官通理輟鴛行。
仲宣舊佐紅蓮幕,
裴度新開綠野堂。
幾處古碑停馬讀,
到時春筍約僧嘗。
香山居士真容在,
為我公余奠一觴。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禹偁送別同年劉司諫去西都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劉司諫留在洛陽的情景,他是一位有諫官之職的官員,但因為通達理政而輟去了鴛行(指官船)。詩人提到了仲宣,他是劉司諫的舊友,曾經在紅蓮幕(指官署)中共事。而裴度則是新開綠野堂(指官署)的官員。詩人還描述了幾處古碑,劉司諫在馬上停下來讀碑文,預示著他將在西都繼續學習。最后,詩人提到了香山居士,他是一位真實存在的人物,為了詩人公余(指劉司諫)舉行了一次酒宴。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劉司諫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通過描繪劉司諫在洛陽的情景,詩人展示了他的才華和為政之志。詩中的古碑和春筍等意象,象征著劉司諫在西都將繼續學習和成長。最后,詩人提到了香山居士,他為劉司諫舉行酒宴,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祝福。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寓意深遠的意象,展現了友情、學識和壯志的主題,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