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同年黃法曹送道服 / 作者:王禹偁 |
鮑照貽我羽人衣,下直何妨盡日披。
老去自堪將野鶴,客來休更佩金龜。
官供謾說青綾被,私便全勝白接{上四下離}。
未脫朝簪戀明主,耿懷空作謝君詩。
|
|
謝同年黃法曹送道服解釋: 《謝同年黃法曹送道服》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鮑照送給我一件羽人的衣裳,
我整天穿著它,又有何妨。
年老了,自愿像野鶴一樣,
客人來了,就不再佩戴金龜。
官方供應的青綾被子,雖然好看,
私下里用白接{上四下離}更勝一籌。
我還沒有摘下朝簪,對明主的思念,
一直在心中,空有謝君的詩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禹偁對友人鮑照送他道服的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和對官場虛偽的批判。
詩中的羽人衣象征著自由和無拘束的生活方式。王禹偁穿著這件衣服,表示他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縛,寧愿像野鶴一樣自由自在。他認為,金龜是一種裝飾品,客人來了也不需要佩戴,因為真正的自由不需要依靠外在的虛飾。
詩中還提到了官方供應的青綾被子和私下里用白接{上四下離}的被子。青綾被子是官方提供的,雖然質量好,但是王禹偁認為私下里用白接更勝一籌。這里可以理解為王禹偁對官場虛偽的批判,他認為官方提供的東西雖然表面上好看,但實際上私下里的東西更加真實和珍貴。
最后,詩中提到了王禹偁還沒有摘下朝簪,對明主的思念一直在心中。這表明王禹偁雖然追求自由,但他仍然懷念過去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對明主的忠誠。這種耿懷之情,使他寫下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道服、金龜、被子等物品的描寫,表達了王禹偁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虛偽的批判,同時也展現了他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明主的忠誠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