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皇陂 / 作者:王禹偁 |
次公治潁川,仁政被一方。
神物不藏瑞,茲焉集鳳皇。
在昔奏簫韶,舜庭來蹌蹌。
西伯有至化,亦見鳴岐陽。
仲尼豈無德,已矣空悲傷。
夫何刀筆吏,而能致殊祥。
我來過荒陂,煙草但蒼蒼。
緬懷漢循吏,史筆恐未詳。
|
|
鳳皇陂解釋: 《鳳皇陂》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游歷潁川時的所見所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次公治潁川,仁政被一方。
神物不藏瑞,茲焉集鳳皇。
在昔奏簫韶,舜庭來蹌蹌。
西伯有至化,亦見鳴岐陽。
仲尼豈無德,已矣空悲傷。
夫何刀筆吏,而能致殊祥。
我來過荒陂,煙草但蒼蒼。
緬懷漢循吏,史筆恐未詳。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作者對潁川地區的治理者次公的贊美和景仰之情。作者認為次公以仁政治理潁川,使得這個地方充滿了和諧與美好。詩中提到神物不再隱藏其吉祥之兆,而是集聚在鳳皇陂,象征著次公的治理得到了神靈的庇佑。
詩中還提到了古代傳說中的舜帝和西伯,以及孔子。舜帝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主,他的庭院中奏響了美妙的簫韶樂曲。西伯是指西伯侯姬昌,他也曾在岐山聽到了鳴岐陽的奇異聲音。孔子則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詩中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
最后幾句詩中,作者提到自己曾經游歷過荒陂,看到了蒼蒼的煙草。他懷念起漢朝時期的循吏,但對他們的事跡并不詳細了解,希望有人能夠詳細記載下來。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次公治理潁川的贊美,以及對古代賢明君主和思想家的敬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社會和人才的向往,并對歷史的記載和傳承提出了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