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朱嚴留別 / 作者:王禹偁 |
之子有文行,常流竊比難。
援毫秋露下,開卷古風寒。
場屋推盟主,聲詩立將壇。
論儒輕五霸,議古嫉三桓。
師仰唯韓愈,才名壓李觀。
固窮多短褐,憂道即忘餐。
見訪山圍郡,相逢菊滿欄。
眼青憐造士,頭白愧郎官。
罷舉層霄遠,監州勺水盤。
貧廚兼味少,市醞數杯酸。
舊業煩君勘,新題為我刊。
臨岐留雅什,天馬撼金鑾。
|
|
和朱嚴留別解釋: 《和朱嚴留別》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之子有文行,常流竊比難。
援毫秋露下,開卷古風寒。
場屋推盟主,聲詩立將壇。
論儒輕五霸,議古嫉三桓。
師仰唯韓愈,才名壓李觀。
固窮多短褐,憂道即忘餐。
見訪山圍郡,相逢菊滿欄。
眼青憐造士,頭白愧郎官。
罷舉層霄遠,監州勺水盤。
貧廚兼味少,市醞數杯酸。
舊業煩君勘,新題為我刊。
臨岐留雅什,天馬撼金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禹偁寫給朋友朱嚴的離別之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朱嚴的贊賞和留戀之情。
詩的開頭,作者稱贊朱嚴有文采和才華,但他們的才華常常被埋沒,難以得到認可。接著,作者以秋露下援毫,開卷古書,感嘆古人的風采和寒冷的氛圍。
接下來,作者提到了一些學術和政治議題。他談到了儒家學派對五霸(春秋時期的五個強大國家)的輕視,以及對三桓(春秋時期的三個強大家族)的嫉妒。作者仰慕韓愈的學問,認為他的才名勝過李觀。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困境和憂慮。他說自己雖然貧窮,但憂慮道義的事情卻讓他忘記了飯食。他還提到了自己游山訪友的經歷,與朋友在菊花園相逢。作者憐憫那些有才華的人,卻因為貧窮而無法得到官職,自愧不如擔任郎官。
最后幾句詩中,作者提到了自己放棄了高官厚祿,選擇了監州勺水盤(可能指擔任地方官員),并自嘲自己的廚藝貧乏,只能品嘗少量的酸酒。他還提到了自己過去的事業已經煩擾了朋友,現在他要為自己新的題材而努力。最后,他留下了雅什(可能指詩詞)給朱嚴,希望他能記住這次離別。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禹偁對友情和才華的贊賞,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困境和選擇的思考。通過描繪自己的境遇和情感,他展示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友誼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