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瑯邪山 / 作者:王禹偁 |
連袤復迢嶢,峰巒架泬寥。
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
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
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
杉影拏云暗,泉聲出竹遙。
廟碑傳漢祖,寺額認唐朝。
旱歲時沾稼,靈蹤合禁樵。
詩章因我盛,屏障遣誰描。
近住人多秀,頻登酒易銷。
圖經標八絕,灊霍合相饒。
|
|
瑯邪山解釋: 《瑯邪山》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瑯邪山的壯麗景色和悠久歷史。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連袤復迢嶢,
峰巒架泬寥。
流名自東晉,
積翠滿南譙。
這首詩以連綿不斷的山巒和高聳入云的峰巒來描繪瑯邪山的壯麗景色。瑯邪山因其美麗而聞名,自東晉時期以來一直流傳著美名。山上郁郁蔥蔥的翠綠植被遍布南譙地區。
洞碧通仙界,
溪明潤藥苗。
古臺臨海日,
絕頂見江潮。
詩中提到瑯邪山的洞穴清澈見底,仿佛通向仙境。溪水明亮,滋潤著山間的草木和藥材。古老的臺地俯瞰著海面,可以看到江潮拍打在山頂上。
杉影拏云暗,
泉聲出竹遙。
廟碑傳漢祖,
寺額認唐朝。
山上的杉樹投下濃密的陰影,云霧繚繞,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泉水的聲音從遠處的竹林中傳出,給人以寧靜的感受。山上的廟宇和碑文傳承著漢朝的歷史,寺廟的額額則承認了唐朝的功績。
旱歲時沾稼,
靈蹤合禁樵。
詩章因我盛,
屏障遣誰描。
詩中提到即使在干旱的年份,山上的莊稼仍然茁壯成長,顯示出山神的庇佑。山中的靈氣和禁止砍伐的規定使得山林得以保護。詩人自豪地說,這些詩篇的盛名是因為他的創作,但他也在問,除了他之外還有誰能夠描繪出這樣的景色。
近住人多秀,
頻登酒易銷。
圖經標八絕,
灊霍合相饒。
最后,詩人提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瑯邪山附近居住,因為這里的景色優美。他們經常登山游玩,使得山下的酒館生意興隆。詩人自豪地說他的詩篇標志著八絕詩的新境界,灊霍則指的是他的作品與其他詩人的作品相比同樣出色。
這首詩通過描繪瑯邪山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展示了詩人對山的熱愛和自豪感。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自己創作的自信和對其他詩人的挑戰。整首詩以其華麗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王禹偁的才華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