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題三首 / 作者:王禹偁 |
鄭興親未葬,張籍眼多昏。
何時解印綬,歸去臥山村。
|
|
偶題三首解釋: 《偶題三首》是宋代詩人王禹偁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詩中提到了兩個人物,鄭興親和張籍。鄭興親是指鄭國公趙興親,他在宋仁宗時期擔任宰相,但他去世后并未得到合適的安葬。張籍則是指張方平,他是宋仁宗時期的一個官員,但因年老眼睛昏花而無法繼續(xù)工作。
詩的第一句“鄭興親未葬,張籍眼多昏”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不滿。這里的“未葬”指的是鄭興親的喪葬事宜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反映了社會對名士的不敬和對禮儀的漠視。而“眼多昏”則是指張籍年老眼睛昏花,無法繼續(xù)為國家效力,暗示了社會對老年人的冷落和不重視。
接下來的兩句“何時解印綬,歸去臥山村”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這里的“解印綬”指的是結束官職,回歸自然的意愿。作者希望能夠擺脫現實的紛擾,回到山村中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然純樸生活的追求。這種對社會的反思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是王禹偁作品的常見主題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