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稚子東園刈菜因書觸目兼寄均州宋四閣長 / 作者:王禹偁 |
大燕引新雛,小鴉哺老烏。
青青樹木間,禽鳥聲歡娛。
我攜二稚子,東園擷春蔬。
可以奉晨羞,采采供貧廚。
非肉誠不飽,割身實無余。
緬懷宋閣老,同日出京都。
謫宦不攜家,留妻事老姑。
塊然武當下,此樂固亦無。
|
|
攜稚子東園刈菜因書觸目兼寄均州宋四閣長解釋: 《攜稚子東園刈菜因書觸目兼寄均州宋四閣長》是宋代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燕引新雛,小鴉哺老烏。
青青樹木間,禽鳥聲歡娛。
我攜二稚子,東園擷春蔬。
可以奉晨羞,采采供貧廚。
非肉誠不飽,割身實無余。
緬懷宋閣老,同日出京都。
謫宦不攜家,留妻事老姑。
塊然武當下,此樂固亦無。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家庭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生活的熱愛和關懷。詩中的大燕和小鴉象征著父母和孩子,它們相互照顧、歡樂自在。青青的樹木間,鳥兒的歌聲充滿了歡樂和快樂的氛圍。作者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去東園采摘春蔬,這些蔬菜將用來供應貧困廚房,以奉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詩中還提到,沒有肉食的確實無法飽腹,作者愿意割肉奉獻,以表達他對他人的關懷和慷慨。最后,作者懷念在均州的宋四閣長,他們曾一同離開京都。盡管作者被貶謫,不能帶著家人一同離開,但他留下妻子照顧年邁的母親。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武當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他目前的境況并不如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家庭的溫馨場景,展現了作者對家庭和社會的關懷。通過描述大燕和小鴉的互助關系,以及樹木間的禽鳥歡樂,詩中傳遞出家庭和諧、生活美好的情感。作者帶著孩子去采摘蔬菜,將其奉獻給貧困廚房,展現了他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和慷慨。詩中的割肉奉獻形象生動,表達了作者愿意為他人付出一切的精神。最后,作者對宋四閣長的懷念和對武當的向往,展示了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富有人文關懷,給人以溫暖和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