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州歌九十八首 / 作者:汪元量 |
兩淮極目草芊芊,野渡灰余屋數椽。
兵馬渡江人走盡,民船拘斂作官船。
|
|
湖州歌九十八首解釋: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湖州地區的景色和社會現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對戰亂和社會動蕩的思考和觸動。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兩淮的景色一望無際,草地茂盛茸茸。
野渡漸漸荒蕪,只剩下幾座殘破的房梁。
兵馬渡江人已離去,只剩下空蕩蕩的江面。
民船漸漸被限制,轉變成了官方的船只。
這首詩通過對湖州地區景觀和社會現象的描繪,折射出戰亂和動蕩時期的苦難和變遷。首先,詩人以"兩淮"來指代湖州地區,形容其景色廣闊壯麗,草地茂盛,充滿生機。然而,隨著戰亂的爆發,野渡逐漸荒蕪,只剩下幾座殘破的房梁,這暗示著農田被廢棄,人們的生活遭受破壞。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兵馬離去后的江面,空蕩蕩的景象,傳達了人們的離散和失去。與此同時,民船受限制,轉變為官方的船只,顯示了社會秩序的改變和民眾的束縛。
整首詩以湖州地區的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景色的變遷以及社會現象的轉變,表達了時代動蕩帶來的人間疾苦和無奈。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的變化和對比,傳達了作者對戰亂和社會動蕩的思考和觸動,表現出對人民苦難的關切和對社會變遷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