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州歌九十八首 / 作者:汪元量 |
船到滄州且少留,客來同上酒家樓。
沿河樹折棗初剝,滿地藤枯瓜未收。
|
|
湖州歌九十八首解釋: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船到滄州且少留,
客來同上酒家樓。
沿河樹折棗初剝,
滿地藤枯瓜未收。
詩詞以湖州為背景,描述了一位旅客在滄州的逗留和感受。作者通過描繪滄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色,表達了對旅途中短暫停留的情感。
詩詞的第一句表達了旅客在滄州逗留的短暫性,船抵達滄州后即刻繼續(xù)旅程,不久停留。這句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旅客匆忙的心情和對旅行的渴望。
第二句描述了旅客與當(dāng)?shù)鼐用窆餐蠘瞧穱L美酒的情景。在異鄉(xiāng),旅客與當(dāng)?shù)厝嗣窆餐窒須g樂和熱情待客,體現(xiàn)了友誼和互動的主題。
第三句以沿河的樹木、折棗、初剝?yōu)橐庀螅枥L了旅客在途中的經(jīng)歷。樹木折斷的枝椏、剛剝下的棗子,象征著旅途中的艱辛和未完成的事情。
最后一句以藤枯和未收的瓜果作為象征,表達了旅客離開時的感慨和遺憾。藤蔓枯萎,未成熟的瓜果未能收獲,暗示旅客離開時的不舍和未盡的心愿。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意象豐富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瞬間和旅客的情感體驗。旅客的離別和遺憾與旅行的歡樂和期待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以深思和共鳴。這首詩詞展示了汪元量細膩的感受力和對人生旅程的思考,具有深遠的詩意和情感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