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 / 作者:蘇軾 |
孤臣南游墮黃菅,君亦何事來牧蠻。
艤舟蜑戶龍岡窟,置酒椰葉桄榔間。
高談已笑衰語陋,杰句尤覺清詩孱。
博羅小縣僧舍古,我不忍去君忘還。
君應(yīng)回望秦與楚,夢涉漢水愁秦關(guān)。
我亦坐念高安客,神游黃?參洞山。
何時(shí)曠蕩洗瑕垢,與君歸駕相追攀。
梨花寒食隔江路,兩山遙對雙煙鬟。
歸耕不用一錢物,惟要兩腳飛孱顏。
玉床丹鏃記分我,助我金鼎光斕斑。
|
|
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解釋:
《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孤臣南游墮黃菅,
君亦何事來牧蠻。
艤舟蜑戶龍岡窟,
置酒椰葉桄榔間。
獨(dú)自一人南下旅行,迷失在茂密的黃菅草中,
你又何故來到這里放牧蠻荒之地。
乘坐小船,停泊在龍岡洞窟,
擺下酒宴,在椰子樹葉和桄榔之間。
高談已笑衰語陋,
杰句尤覺清詩孱。
博羅小縣僧舍古,
我不忍去君忘還。
高談之辭已經(jīng)消失,笑語變得平淡,
杰出的詩句也變得平庸。
博羅是一個古老的小縣城,僧舍仍存,
我不忍心離開,讓你忘記彼此。
君應(yīng)回望秦與楚,
夢涉漢水愁秦關(guān)。
我亦坐念高安客,
神游黃?參洞山。
你應(yīng)該回頭望望秦地和楚地,
在夢中穿過漢水,憂心忡忡地過秦關(guān)。
我也坐在這里思念著高安的客人,
精神飄游在黃山和參洞之間。
何時(shí)曠蕩洗瑕垢,
與君歸駕相追攀。
梨花寒食隔江路,
兩山遙對雙煙鬟。
何時(shí)才能擺脫塵世的污垢,
與你一同回歸,相互追尋。
梨花開放時(shí)的寒食節(jié)隔著江河,
兩座山峰對峙,煙霧繚繞。
歸耕不用一錢物,
惟要兩腳飛孱顏。
玉床丹鏃記分我,
助我金鼎光斕斑。
回歸農(nóng)耕不需要財(cái)富,
只希望雙腳輕盈,容顏年輕。
玉床和紅鏃記載著我的成就,
輔助著我煉制金鼎,讓它閃耀光彩。
這首詩詞表達(dá)了蘇軾對正輔表兄的離別之情。詩中描繪了自己南游時(shí)的孤獨(dú)和迷茫,表達(dá)了對表兄來到這個荒涼之地的疑惑和不舍之情。詩人與表兄一同回顧了過去的歲月和共同的夢想,思念著對方的歸來。詩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梨花、江路和山峰的意象,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詩人表達(dá)了對歸耕生活和內(nèi)心追求的渴望,以及對自己才華和成就的自豪。
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離別、思念和對自然的贊美,以及對簡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