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 作者:汪元量 |
吟身春共瘦,獨立望江亭。
越水荒荒白,吳山了了青。
軍降欣解甲,民喜罷抽丁。
拍碎闌干曲,吞聲血淚零。
|
|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解釋: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杭州的春景,以及軍民從戰亂中獲得解脫和喜悅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吟身春共瘦,獨立望江亭。
越水荒荒白,吳山了了青。
軍降欣解甲,民喜罷抽丁。
拍碎闌干曲,吞聲血淚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杭州的春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社會現狀的關注。
詩的開頭,“吟身春共瘦,獨立望江亭。”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但與此同時,詩人的內心卻顯得蒼涼和消瘦。他獨自站在望江亭上,遠眺江水,表達了一種孤寂和憂傷的情感。
接著,“越水荒荒白,吳山了了青。”詩人描繪了越水的景色,江水荒涼而蒼白,吳山則呈現出明亮的青色。這種對比烘托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對現實的反思。
然而,接下來的幾句詩中,詩人表達了對戰亂的解脫和人民的喜悅。“軍降欣解甲,民喜罷抽丁。”詩人慶祝軍隊的降服,意味著戰亂的結束,軍人可以解下沉重的戰甲,而人民也可以不再被征召入伍,這給他們帶來了喜悅和解脫。
最后兩句,“拍碎闌干曲,吞聲血淚零。”則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詩人的心碎如拍碎的闌干曲,無聲地吞咽著自己的血淚。這句詩可能暗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難,詩人對此深感痛心和無能為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杭州春景,表達了詩人在動蕩時期內心的孤寂、憂傷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對解脫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