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 作者:汪元量 |
世變長椎髻,時更短后衣。
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孫非。
樹禿鴉爭集,梁空燕自歸。
斷橋春已暮,無賴柳花飛。
|
|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解釋: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以杭州為背景,通過簡潔的文字描繪了時代變遷所帶來的人事滄桑和自然景象的變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世變長椎髻,時更短后衣。
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孫非。
樹禿鴉爭集,梁空燕自歸。
斷橋春已暮,無賴柳花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時光荏苒帶來的變化和人事易逝的感慨。首句描述了時代變遷中傳統發型長椎髻逐漸被短發所取代,反映了社會風尚的變化。第二句則提到了后衣的變化,暗示了時尚的轉變和衣著的短促流行。
接下來的兩句,“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孫非”,通過描繪兩個時代的人物,抒發了對曾經輝煌的魏晉和唐朝的懷念之情。這里的淚水和非表示了作者對逝去的輝煌和衰落的悲涼之感。
后兩句“樹禿鴉爭集,梁空燕自歸。斷橋春已暮,無賴柳花飛。”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季節更替和時光飛逝的意境。樹上禿鴉爭相聚集,暗示著春天的離去和夏天的來臨。燕子空巢,啟示了季節的變化對鳥類遷徙的影響。斷橋春天已經接近黃昏,無賴的柳花在風中飄散,表達了時光逝去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意蘊含深沉,通過對時代變遷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興衰榮辱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讓人在細膩的筆觸中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