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堂 / 作者:汪元量 |
子美西來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涼。
鳴鳩孔燕歸何處,野草閑花護短墻。
英雄去矣柴門閉,鄰里傷哉竹徑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漁父濯滄浪。
|
|
草堂解釋: 《草堂》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描繪了一幅草堂荒涼、英雄離去的景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子美西來筑此堂,
浣花春水共凄涼。
鳴鳩孔燕歸何處,
野草閑花護短墻。
英雄去矣柴門閉,
鄰里傷哉竹徑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
送分漁父濯滄浪。
詩意和賞析:
《草堂》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表達了對英雄離去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的"子美"指的是子美山,"堂"則是指草堂。
首句"子美西來筑此堂"揭示了草堂的建造者子美的身份和他在西方的歸來,這使得草堂有了一種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浣花春水共凄涼"這句描述了草堂周圍的景色,草木凋零,春水冷涼,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這種凄涼的景象與下文的離別和荒涼形成了對比。
接下來的兩句"鳴鳩孔燕歸何處,野草閑花護短墻"表達了詩人對離去的親友的思念之情。鳴鳩和孔燕是古代常見的鳥類,它們歸巢的方向被詩人用來暗示親友離去的方向。野草和閑花則象征著詩人的孤寂,護短墻則表示他們對草堂的留戀和保護。
下文"英雄去矣柴門閉,鄰里傷哉竹徑荒"表達了對英雄離去的感慨和對鄰里關系疏遠的傷感。柴門閉表示英雄已經離開,荒廢的竹徑則暗示了鄰里之間疏遠的現象。詩人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離去和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悲傷。
最后兩句"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漁父濯滄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期望。"山瓶盛乳酒"象征著豐盛和歡樂,"送分漁父濯滄浪"則表達了希望能夠與漁父一同享受自然之美和寧靜的心境。
整首詩以凄涼的景色和離去的英雄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透露出對和諧鄰里關系和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