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章杭山 / 作者:汪元量 |
抱琴曾北向,彈鋏復南圖。
李泌游衡岳,知章賜鑒湖。
柱頭仙是鶴,濠上子非魚。
此夜同聯鼎,他年莫寄書。
|
|
別章杭山解釋: 《別章杭山》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抱著琴曾北向,彈奏鋏又南征。
李泌游玩衡岳山,知章賜予鑒湖情。
柱頭仙乃是鶴仙,濠上子卻非魚形。
這個夜晚我們共同聯鼎,來年請勿寄來書信。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分別的場景。詩人曾經北向拜訪朋友,彈奏著琴,又南征到另一個地方。他提到了李泌游玩衡岳山的情景,以及知章賜予他的鑒湖之賞。詩人用柱頭仙和濠上子來比喻朋友間的情誼,表達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情和相互理解。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來年不再收到朋友書信的遺憾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的離別場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深切的情感。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如抱琴、彈奏鋏、游玩衡岳山等,以及用鶴仙和魚形來比喻朋友們的情誼,詩人將離別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朋友間聯系的期待和希望,給人以思索和遺憾的余韻。
這首詩以簡練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展示了他對友情的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比喻手法,詩人將情感與自然相融合,給予讀者以共鳴和思考。整首詩意味深長,流露出人情之間的真摯與珍貴,表達了對友誼長久和未來再相聚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