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谷關 / 作者:汪元量 |
西風吹我度函關,古壑泉聲靜自閒。
老子騎牛沙上去,仙人化鶴苑中還。
斷崖木脫懸殘日,絕域云橫失好山。
舊說度關珠履客,一聲雞唱翠微間。
|
|
函谷關解釋: 《函谷關》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風吹我度函關,
古壑泉聲靜自閑。
老子騎牛沙上去,
仙人化鶴苑中還。
斷崖木脫懸殘日,
絕域云橫失好山。
舊說度關珠履客,
一聲雞唱翠微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歷了函谷關的旅程。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關隘之一,自古以來就是通往中原的要沖。詩中以自然景觀和神話傳說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旅途的感受和思考,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
賞析:
《函谷關》以自然景觀和神話故事為意象,融合了傳說中的仙人和道士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首句“西風吹我度函關”,通過描繪西風吹拂的景象,展示了作者穿越函谷關的決心和勇氣。第二句“古壑泉聲靜自閑”,以古壑和泉水的安靜來形容函谷關的寧靜與幽深,傳遞了一種寧靜自得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老子騎牛沙上去,仙人化鶴苑中還”描繪了老子騎牛越過沙漠,仙人化作鶴飛回仙境的傳說。這一描寫融合了道家哲學和神話傳說,展現了作者對神仙和超脫世俗的向往。
接著的兩句“斷崖木脫懸殘日,絕域云橫失好山”表現了斷崖上的樹木被夕陽映照,云霧彌漫的景象。這些景象暗示了歲月流轉、山河變遷的無常性,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兩句“舊說度關珠履客,一聲雞唱翠微間”以古代傳說中的珠履客和雞鳴傳情為象征,意味著游歷函谷關的旅行者開始往回趕路,同時也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之情。
整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神話傳說,表達了作者對旅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變幻無常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以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喚起讀者對自然、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