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州 / 作者:汪元量 |
鳳州山館有清輝,古木扶疏散陸離。
紅尾錦雞鳴古埭,綠頭花鴨盪幽池。
荷聲策策秋來后,桂影團團月上時。
病馬嚙荄思故櫪,驚烏繞樹宿何枝。
三分割據人如夢,滿目興亡客自癡。
走筆成詩聊紀實,岷峨風土出蹲鴟。
|
|
鳳州解釋: 《鳳州》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鳳州山館的景色和作者內心的感受,展現了對自然和歷史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州山館有清輝,
古木扶疏散陸離。
紅尾錦雞鳴古埭,
綠頭花鴨盪幽池。
荷聲策策秋來后,
桂影團團月上時。
病馬嚙荄思故櫪,
驚烏繞樹宿何枝。
三分割據人如夢,
滿目興亡客自癡。
走筆成詩聊紀實,
岷峨風土出蹲鴟。
譯文:
鳳州山館散發著明亮的光輝,
古老的樹木稀疏分布,形成了獨特的景象。
紅尾錦雞在古老的埭上鳴叫,
綠頭花鴨在幽深的池塘中嬉戲。
荷葉發出沙沙聲,秋天已經來了,
桂樹的影子隨著月亮的升起而團團圍繞。
病馬在啃食草根時思念著故鄉的馬廄,
驚起的烏鴉繞著樹枝找地方棲息。
三分割據的人們彷佛在夢中,
眼前充滿興亡變遷,客人們自顧自地陶醉其中。
用筆寫下這首詩,只是作為記錄,
岷峨的山川風土展現出一只蹲守的鴟鳥。
詩意:
這首詩詞以鳳州山館為背景,通過描繪山館的自然景色和動物活動,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歷史流轉的思考。詩中表達了秋天的到來,古樹、鳥鳴、月光等元素與人物形成對比,突顯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還借景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興亡變遷的感慨,表達了對歷史滄桑和人事無常的思考。
賞析:
《鳳州》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描繪細膩而生動的場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致的觀察力。山館的清輝、古木的扶疏、紅尾錦雞的鳴叫、綠頭花鴨的嬉戲,這些細節描寫使得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形成對照,凸顯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荷葉的聲音、桂樹的影子、病馬的思念、驚烏的徘徊,這些形象都為詩詞增添了一種動人的意境。
最后兩句“三分割據人如夢,滿目興亡客自癡。”表達了人事無常、興衰更替的主題。通過“三分割據”來形容人們的現狀,表明人們在權力斗爭和紛爭中往往陷入幻想和自我迷失。此外,作者還通過“岷峨風土出蹲鴟”的形象描寫,表現了對故土的深情和對歷史文化的關注。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人情思考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感受以及對歷史變遷和人事無常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有鮮活的景物描繪,又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