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 / 作者:汪元量 |
楊柳隄邊看渡船,金山山上訪金仙。
一江風起塵揚海,兩岸潮來浪拍天。
龍化老人頻問法,狐為少婦竊聽禪。
此機何與書生事,且借方床熟晝眠。
|
|
金山解釋: 《金山》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的場景,通過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哲理和禪宗思想的思考。
詩中首先出現的是楊柳隄邊的渡船,這里可以構想出一幅江邊的景象,楊柳婆娑,渡船往來,給人一種安靜和寧靜的感覺。接著,詩人提到了金山山上的金仙,金山是一個山名,金仙是指仙人,這里可以想象到山上有一位仙人居住,與塵世相隔,卻與自然相融。這個景象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暗示了作者對仙境和超越世俗的向往。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江風起時的景象,塵土飛揚,大海波濤洶涌。這里通過自然的景象表達了動蕩和變化的世界,與前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江風和海浪的狂暴與楊柳和金山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隨后,詩中出現了龍化老人和狐貍的形象。龍化老人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他頻繁詢問佛法,表達了對于宗教和修行的渴望和追求。狐貍則代表了世俗的欲望和誘惑,通過"竊聽禪"的描寫,暗示了人們常常受到俗世的誘惑,難以真正抵達超越世俗的境地。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豁達和超然的心態。詩人認為這樣的機緣和境地與平凡的書生所追求的事物有何關聯呢?他選擇借用方床,沉睡于白天,暗示了對于塵世紛擾的超脫和放下,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超脫塵俗、追求宗教和修行的思考。通過景物的對比和人物的象征,詩人展示了世俗與超脫之間的沖突和張力,最終以一種超然和豁達的心態呈現出來。這首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間,展現了宋代詩人對于禪宗思想的關注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