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道人事畢壬午臘月初九日 / 作者:汪元量 |
崖山禽得到燕山,此老從容就義難。
生愧夷齊尚周粟,死同巡遠只唐官。
雪平絕塞魂何往,月滿通衢骨未寒。
一劍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與人看。
|
|
文山道人事畢壬午臘月初九日解釋: 《文山道人事畢壬午臘月初九日》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文山道人在壬午臘月初九這一天的境遇和心境。
詩詞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崖山禽得到燕山,
此老從容就義難。
生愧夷齊尚周粟,
死同巡遠只唐官。
雪平絕塞魂何往,
月滿通衢骨未寒。
一劍固知公所欠,
要留青史與人看。
詩意:
這位文山道人在壬午臘月初九這一天,禽鳥從崖山飛到了燕山。雖然面臨困難和死亡,但老道人仍然從容不迫地接受了這一命運。他覺得自己在生前對社會有所虧欠,因為他沒有達到夷齊、周粟那樣的高尚境界。然而,在死后,他與巡遠和唐官一樣平等,沒有區(qū)別。他的靈魂將徘徊在雪平大地和絕塞之間,不知道往何處去。月亮照耀著大街小巷,而他的骨骼卻還未冷卻。他深知自己曾經欠下了一劍之債,希望能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供后人銘記。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文山道人的境遇和內心掙扎。通過對禽鳥遷徙、生死對待的隱喻,詩人表達了對于命運的接受和對社會道義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雪和月亮,以增加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最后兩句詩以一劍之債的暗示,表達了詩人希望留下自己的名字,讓后人銘記的愿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于生死和社會道義的思考,體現了他對歷史傳承和名譽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