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昝元帥相拉浣花溪泛舟 / 作者:汪元量 |
行都元帥千蹄馬,腰佩角弓箭盈把。
浣花溪頭具小舟,擊鼓吹簫行酒斝。
舞腰嬝娜錦纏頭,風吹金縷隨東流。
公孫弟子背面笑,拔劍一擊蛟龍愁。
萬里橋西有茅屋,杜子當年來卜筑。
湘江一醉不復歸,四松寂寞擎寒玉。
|
|
昝元帥相拉浣花溪泛舟解釋: 《昝元帥相拉浣花溪泛舟》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都元帥千蹄馬,
腰佩角弓箭盈把。
浣花溪頭具小舟,
擊鼓吹簫行酒斝。
舞腰嬝娜錦纏頭,
風吹金縷隨東流。
公孫弟子背面笑,
拔劍一擊蛟龍愁。
萬里橋西有茅屋,
杜子當年來卜筑。
湘江一醉不復歸,
四松寂寞擎寒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昝元帥的贊頌和景物的描繪。詩中通過描寫元帥駕馭千匹蹄馬、佩帶弓箭的威武形象,以及在浣花溪上坐小舟、擊鼓吹簫、暢飲歡樂的場景,展現出元帥豪情萬丈、英勇無畏的一面。同時,詩人還描繪了舞姿婀娜、頭上纏著錦繡頭巾的美麗女子,以及風吹動金縷隨著溪水流動的景象,給人以瑰麗、飄逸之感。詩中還描繪了公孫弟子背對著元帥微笑,以及他拔劍一擊的場景,表現了他們的忠誠和劍術的高超。最后,詩人描述了茅屋、湘江和四松等景物,營造出寂寞而凄美的氛圍,暗示了元帥的離去和歲月的流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昝元帥的敬仰和景物的感受。通過描繪元帥的威武形象、歡樂的舞蹈場景以及美麗的女子和風景,詩人展現了元帥的英勇和豪情,以及生活中的歡愉和美好。同時,詩人也通過公孫弟子的微笑和劍術的描寫,呈現了忠誠和技藝的精湛。最后,詩人運用茅屋、湘江和四松等景物的描繪,給人以凄美和寂寞之感,以此表達了歲月流轉和離別的主題。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對元帥和景物的真摯情感,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