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塘 / 作者:汪元量 |
躑躅吞聲淚暗傾,杖藜徐步浙江行。
青蕪古路人煙絕,綠樹新墟鬼火明。
事去玉環沈異域,愁來金盌出佳城。
十年草木都糜爛,留得南枝照淺清。
|
|
錢塘解釋: 《錢塘》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以浙江的錢塘江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躑躅吞聲淚暗傾,
杖藜徐步浙江行。
青蕪古路人煙絕,
綠樹新墟鬼火明。
事去玉環沈異域,
愁來金盌出佳城。
十年草木都糜爛,
留得南枝照淺清。
這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描繪錢塘江的景色,詩人表達了他內心的情感和對過去的回憶。詩中的景物描寫與詩人的情感交融,形成了一種深沉而悲涼的詩意。
詩的開篇,詩人感嘆自己的哽咽和眼淚無法自禁,表達了他內心的悲傷與痛苦。接著,詩人拄著藜杖,緩緩步行在浙江的錢塘江邊,景色盡收眼底。青蕪古路上已經沒有煙火和人煙,而新興的村落中卻點綴著幽幽的鬼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下半首詩,詩人回憶起過去的事情,玉環與異域的沉寂已經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散,而愁苦卻像一盞金燈在佳城中閃爍。十年過去了,草木已經荒蕪凋零,唯有南邊的枝葉還能微弱地照亮這片淺淺的清光。
整首詩構思獨特,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變遷和時光流轉的思考與感慨。錢塘江作為一個象征,寄托了詩人的情感和對過去的回憶。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也展現了詩人的獨特的藝術表達能力。
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抒情的筆觸,使人們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時間的滄桑和生命的脆弱。它讓人思考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逝,同時也引發對于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思考。整首詩給人一種深沉而憂傷的感覺,帶領讀者進入了詩人的內心世界,使其產生共鳴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