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行 / 作者:汪元量 |
癡坐書窗待曉鐘,背燈無語意無窮。
一家骨肉正愁絕,四海弟兄如夢同。
西舍東鄰今日別,北魚南雁幾時通。
行行忍見御溝水,流出滿江花片紅。
|
|
曉行解釋: 《曉行》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清晨時分的景象,通過充滿哀怨和離愁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譯文:
黎明時分漫步而行,
坐在窗前等待黎明的鐘聲。
背對著燈火,無言地思索著無盡的意義。
家中親人正處于困境之中,
四海之內的親兄弟如同夢幻般遙遠。
今日與西邊的鄰居告別,
北方的魚兒和南方的雁兒何時會相聚。
我忍受著溝渠中的水悠悠流淌,
水中漂浮的紅花片片,如同滿江一般。
詩意與賞析:
《曉行》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離愁。黎明時分,作者在窗前等待黎明的鐘聲,這種等待的心情暗示著他對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希望。而背對燈火,無言地思索著無盡的意義,則體現了作者對生活中種種困惑和苦悶的感覺。詩中提到的家中親人困境、四海親兄弟遙遠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友情的思念之情,以及感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無奈。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作者與鄰居的離別和對北方魚兒、南方雁兒的思念,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和相聚的期盼,以及對自然界變幻的關注。而最后一句詩則以流動的水和漂浮的紅花,象征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以及美好事物的瞬間存在。
整首詩以清晨的景象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別離和相聚,以及生命的短暫和變幻無常。通過這種方式,詩人喚起讀者對生活中離愁別緒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