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港敗北 / 作者:汪元量 |
夜半槌金鼓,南邊事已休。
三軍坑魯港,一舸走揚州。
星殞天應泣,江喧地欲流。
欺孤生異志,回首媿巢由。
|
|
魯港敗北解釋: 詩詞:《魯港敗北》
朝代:宋代
作者:汪元量
夜半槌金鼓,南邊事已休。
在夜半的時候,金鼓聲響起,南方的戰事已經結束。
三軍坑魯港,一舸走揚州。
三軍埋葬了魯港,只有一艘船逃到了揚州。
星殞天應泣,江喧地欲流。
星星失去了光芒,天空似乎也在哭泣,江水喧囂欲溢。
欺孤生異志,回首媿巢由。
欺凌孤立的人產生了不同的志向,回首望著自己的巢穴感到羞愧。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爭的場景,情感隱約中透露出作者對戰爭的無奈和悲涼之情。夜半時分,戰場上鼓聲雷動,南方的戰事已經結束,只有一艘船成功逃離,而魯港卻被敵軍所控制。星星失去了光芒,仿佛預示著不幸的降臨,天空似乎也為之哭泣,江水洶涌澎湃。詩中表達了對戰爭殘酷和無情的揭示,以及對孤立無援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欺凌孤立的人在這種環境下逐漸培養出不同的志向,回首望著曾經的巢穴,心生愧疚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個體命運的關注。詩中的意象與對比,如夜半的金鼓聲和南方戰事的結束、星星的殞落和天空的哭泣,以及江水的喧囂與地的欲流等,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同時,作者對戰爭中被欺凌的個體的描繪,讓讀者對人性的脆弱和戰爭的殘酷有所思考。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悲涼氛圍,引發讀者對歷史和人性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