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華寺 / 作者:蘇軾 |
云何見祖師,要識本來面。
亭亭塔中人,問我何所見。
可憐明上座,萬法了一電。
飲水既自知,指月無復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練。
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摳衣禮真相,感動淚雨霰。
借師錫端泉,洗我綺語硯。
|
|
南華寺解釋:
《南華寺》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何見祖師,要識本來面。
亭亭塔中人,問我何所見。
可憐明上座,萬法了一電。
飲水既自知,指月無復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練。
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摳衣禮真相,感動淚雨霰。
借師錫端泉,洗我綺語硯。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在南華寺遇見一位塔中僧人,與他交談后產生的感悟。蘇軾借此表達了對修行和人生的思考,以及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失誤和悔悟。
賞析:
《南華寺》以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描繪了蘇軾的心境和修行心得。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分析:
1. "云何見祖師,要識本來面。":這句話表達了蘇軾想要認識祖師的真實面目,即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愿望。
2. "亭亭塔中人,問我何所見。":塔中人以平和的態度詢問蘇軾他所見到的事物,暗示塔中人可能是一位高僧,具有深厚的修行境界。
3. "可憐明上座,萬法了一電。":明上座指的是塔中人,這句話表達了蘇軾對塔中人修行成果的欽佩和羨慕,認為他已經了悟了萬法的真諦。
4. "飲水既自知,指月無復眩。":這句話通過比喻,表達了蘇軾在修行中已經認清了自己的局限性,不再受到外在事物的迷惑。
5. "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練。":蘇軾自稱為修行人,意味著他在修行道路上已經經歷了三世的積累和磨礪。
6. "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這句話表達了蘇軾在修行中犯下的錯誤,導致他受到了長時間的懲罰和譴責。
7. "摳衣禮真相,感動淚雨霰。":這句話表達了蘇軾在悔過中真誠地向祖師表達自己的內心真相,以至于感動得淚水如雨般灑落。
8. "借師錫端泉,洗我綺語硯。":這句話表達了蘇軾向祖師請求指點,希望以祖師的智慧來洗凈自己修辭的瑕疵,使自己的文字更加純凈。
整首詩詞通過對蘇軾修行心路的描繪,展現了一個追求真理和智慧的人在修行中的掙扎和悟道的過程。它表達了對修行者的敬重和向往,并通過自省和悔過的態度,向讀者傳遞了關于修行和人生的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