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窗坐睡 / 作者:蘇軾 |
蒲團盤兩膝,竹幾閣雙肘。
此間道路熟,徑到無何有。
身心兩不見,息息安且久。
睡蛇本亦無,何用鉤與手。
神凝疑夜禪,體適劇卯酒。
我生有定數,祿盡空余壽。
枯楊下飛花,膏澤回衰朽。
謂我此為覺,物至了不受。
謂我今方夢,此心初不垢。
非夢亦非覺,請問希夷叟。
|
|
午窗坐睡解釋:
《午窗坐睡》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蒲團盤兩膝,竹幾閣雙肘。
我坐在午后的窗前,蒲團盤在雙膝上,雙肘撐在竹幾上。
此間道路熟,徑到無何有。
我熟悉這里的道路,徑直通向無盡虛無。
身心兩不見,息息安且久。
身體和心靈都消失不見,安詳而久遠。
睡蛇本亦無,何用鉤與手。
即使是睡眠中的蛇也沒有存在,何必用鉤和手。
神凝疑夜禪,體適劇卯酒。
我的精神凝聚,仿佛夜晚的禪修,身體舒適像劇烈的卯時飲酒。
我生有定數,祿盡空余壽。
我生命注定有限,祿位已盡,只剩下空余的壽命。
枯楊下飛花,膏澤回衰朽。
枯萎的楊樹下飄落花瓣,滋潤的恩澤回歸腐朽衰敗。
謂我此為覺,物至了不受。
稱呼此時的我為覺者,物體來到了卻不受我感知。
謂我今方夢,此心初不垢。
稱呼此刻的我為夢者,而我的心靈初次不再被玷污。
非夢亦非覺,請問希夷叟。
既非夢境亦非清醒,我請教你,希夷叟。
詩詞《午窗坐睡》表達了詩人蘇軾對于人生和存在的思考。詩中描述了他在午后靜坐窗前,身心消失不見,融入了一種超越現實世界的狀態。他質疑夢境和清醒之間的界限,感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衰敗和消逝,他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逝去的感慨。整首詩詞抽象而深邃,意境優美,表達了對于人生真實與虛幻、存在與虛無之間關系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