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 / 作者:蘇軾 |
此生別袖幾回麾,夢里黃州空自疑。
何處青山不堪老,當時明月巧相隨。
窮通等是思家意,衰病難堪送客悲。
好去江魚煮江水,劍南歸路有姜詩。
|
|
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解釋:
《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是蘇軾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此生別袖幾回麾,
夢里黃州空自疑。
何處青山不堪老,
當時明月巧相隨。
窮通等是思家意,
衰病難堪送客悲。
好去江魚煮江水,
劍南歸路有姜詩。
詩意:
這一生中,與揮手告別的次數不計其數,
夢中的黃州使我空自懷疑。
無論何處的青山,都不堪老去,
當年那明亮的月亮巧妙地與我相伴。
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都是思念家鄉的心意,
衰老和疾病使我難以忍受送別時的悲傷。
我寧愿去煮江水,也要品嘗江中的江魚,
回到劍南的歸途上,有姜詩作為伴隨。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蘇軾在離別之際的心情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自身境遇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離別的感慨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在詩中提到自己與他人的不斷分別,暗示了他多次離開家鄉的經歷,這使得他對黃州的存在產生了懷疑和迷惘。他認為無論身處何處,時間的流逝都會使得青山老去,唯有當年的明月可以巧妙地陪伴自己。窮通貧富對于思念家鄉而言沒有區別,而衰老和疾病則使他難以忍受離別時的悲傷。最后,他提到了愿意去煮江水,表達了對家鄉美好事物的懷念和渴望。劍南歸路有姜詩,意味著回到家鄉的路上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和人物相伴。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離別時的無奈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寫,使得詩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讀來令人感受到離別的憂愁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