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雨二首 / 作者:蘇軾 |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
|
寒食雨二首解釋:
《寒食雨二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寒食節的冷雨天氣,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食節的場景,寒食節是古代中國傳統節日,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會祭拜祖先。整首詩以冷雨天氣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深思。
詩的開頭,"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描述了春江即將漲水入戶,雨勢不停,給人一種寒冷濕潤的感覺。接著,詩人將自己的小屋比喻為漁舟,蒙蒙水云彌漫其中,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屋內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表明詩人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孤單地煮著寒食,灶臺破舊,燒濕了葦草,凸顯了孤寂和凄涼感。
接下來的兩句,"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表達了詩人對寒食節的感悟。寒食節是一個祭祖的節日,但對于詩人來說,他只能看到烏鴉用紙屑銜著,與祭祀的正統習俗相比,顯得極為寂寞。
最后兩句,"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表達了詩人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感嘆自己的親人在墳墓深處,而自己與親人相隔萬里,心中悲痛無盡。"死灰吹不起"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傷痛,無法撫平,也無法忘懷。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冷雨天氣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抒發了詩人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這種寂寥、凄涼的氛圍,與蘇軾的風格相符,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