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侄宰與外甥蔡駰下第東歸 / 作者:梅堯臣 |
事莫必有勝,必勝難可持。
邇來罕相見,世上多夸馳。
黃金鑄佩印,白玉刻佩龜。
朝見恃赫赫,夕見同蚩蚩。
方得靡不羨,既處焉所施。
此理非一日,更後當應知。
志士無終窮,斯言非爾欺。
|
|
侄宰與外甥蔡駰下第東歸解釋: 《侄宰與外甥蔡駰下第東歸》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侄宰與外甥蔡駰下第東歸,
事莫必有勝,必勝難可持。
邇來罕相見,世上多夸馳。
黃金鑄佩印,白玉刻佩龜。
朝見恃赫赫,夕見同蚩蚩。
方得靡不羨,既處焉所施。
此理非一日,更後當應知。
志士無終窮,斯言非爾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侄子宰和外甥蔡駰的情景,他們在東歸的路上相遇。詩人通過描述兩人的境遇和心境,表達了一種對名利和成就的思考和觸動。詩中探討了成功和勝利的本質,以及這種勝利是否能夠長久保持。詩人認為,成功并非必然,而保持成功更加困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境遇:朝見時的威嚴和夕見時的平凡。將黃金鑄佩印和白玉刻佩龜作為象征,表達了名利和權勢的虛無和暫時性。詩人通過對這些對比的描繪,表達了對功成名就的質疑和對世俗虛榮的批判。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觀念,即這種理念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后來者去認識和領悟。志士不會停止追求,這樣的言辭并非欺騙。這種觀點表明了詩人對追求真理和追求內在價值的信念。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成功和名利的思考,以及對世俗的批判。它通過對對比和對立的描繪,呈現出一種深邃的哲理和對真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