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 / 作者:蘇軾 |
袗絺方暑亦堪朝,歲晚凄風憶皁貂。
共喜鵷鸞歸禁篽,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驥初遭絡,我似枯桑不受條。
強鑷霜須簪彩勝,蒼顏得灑尚能韶。
|
|
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解釋:
《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袗絺方暑亦堪朝,
歲晚凄風憶皁貂。
共喜鵷鸞歸禁篽,
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驥初遭絡,
我似枯桑不受條。
強鑷霜須簪彩勝,
蒼顏得灑尚能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與葉公秉、王仲至的和詩,以表達對友情和自身處境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盛夏時節的炎熱,作者提到自己感嘆歲月已晚,凄風吹來喚起了他對年輕時的豪情壯志的回憶。這里的皁貂是指皇帝所穿的黑貂皮大衣,象征著權力和榮耀。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與葉公秉和王仲至共同歡喜的心情。鵷鸞是傳說中的神鳥,回歸禁篽指歸還到皇宮的車馬上。作者心知鵷鸞和日月都在高高的天空之上,暗示他們都面對著重重的束縛和壓力。
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和葉公秉、王仲至不同境遇的思考。作者將葉公秉比作初遭束縛的老驥(老馬),而自己則比作干燥的枯桑,沒有受到約束。這里的老驥和枯桑都是象征著歲月的沉淀和經歷。
最后兩句是作者對自己的自嘲和反思。作者稱自己為強鑷霜須,意味著他還有一些光彩可取的地方,可以裝點自己的頹容。蒼顏得灑尚能韶指即使年歲已經老去,但仍然可以保持風華絕代的姿態。
整首詩詞通過對友情和自身處境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作者通過比喻和自嘲,展現了對人生的洞察和豁達,同時也展示了文人士子的情懷和境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