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霜筠亭 / 作者:蘇軾 |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稟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
|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霜筠亭解釋: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霜筠亭》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解籜新黃不自持,
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稟霜前意,
須待秋風粉落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霜筠亭的景象,表達了對秋天的期待和對自然變化的觀察。詩人通過描寫不同的自然現象,表達了對季節變遷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感悟。
賞析:
首聯寫出了新長出的黃色籜葉脆弱而不自持的形象,象征著初秋時節的柔嫩和脆弱。次聯描繪了秋天的美景,嬋娟(美麗)已經展現出寒冷的姿態,暗示著秋天的到來。前兩聯將注意力放在了當下的自然景色上。
接下來的兩聯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期待和對自然的觀察。要真正理解霜筠亭前的寒意,需要等待秋風吹落花粉的時刻。這里的秋風粉落,可以理解為秋風吹散花粉的意象,預示著秋天的真正到來。通過這種對自然景色和季節變遷的觀察,詩人表達了對美的熱愛和對生命變化的感悟。
整首詩詞描繪了秋天初至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蘇軾將讀者帶入了詩人的情感世界,讓人在欣賞自然美的同時,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蘇軾的文學才華和對自然美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