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鄭戶曹 / 作者:蘇軾 |
游遍錢塘湖上山,歸來文字帶芳鮮。
羸僮瘦馬従吾飲,陋巷何人似子賢。
公業(yè)有田常乏食,廣文好客竟無氈。
東歸不趁花時節(jié),開盡春風誰與妍。
|
|
送鄭戶曹解釋:
《送鄭戶曹》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游遍錢塘湖上山,
歸來文字帶芳鮮。
羸僮瘦馬従吾飲,
陋巷何人似子賢。
公業(yè)有田常乏食,
廣文好客竟無氈。
東歸不趁花時節(jié),
開盡春風誰與妍。
詩意:
詩人蘇軾在此詩中描述了自己送別鄭戶曹的情景。他游歷過錢塘湖的山水之美,回來時帶著心中的景色和感受。他以自嘲之辭形容自己的貧困和低微,與身邊的人們相比,無人能及鄭戶曹的才華和品德。蘇軾感慨自己的公職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文學才華無法為他帶來富貴。他沒有抓住東歸之際的花時節(jié),錯過了一年一度的春風和繁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作者自身境遇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錢塘湖上山"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與后面的"文字帶芳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遺憾和無奈。通過"羸僮瘦馬従吾飲"和"陋巷何人似子賢"的形容,蘇軾自嘲自己的貧困和低微,顯示了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同時也對鄭戶曹的才華和品德表示贊賞。接下來的兩句"公業(yè)有田常乏食,廣文好客竟無氈"表達了蘇軾作為官員的困境和文學才華的無用,他對這種現(xiàn)實的無奈和失望感觸盡于此。最后兩句"東歸不趁花時節(jié),開盡春風誰與妍"則暗示了蘇軾對于錯過良機的懊悔和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反映出蘇軾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命運的無奈感,同時也展現(xiàn)了他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于人才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