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云龍山 / 作者:蘇軾 |
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
岡頭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聲落谷秋風長,路人舉首東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
|
登云龍山解釋:
《登云龍山》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醉中走上黃茅岡,
滿岡亂石如群羊。
岡頭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聲落谷秋風長,
路人舉首東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蘇軾在醉酒狀態(tài)下登上黃茅岡的情景。他醉意盎然地行走在黃茅岡上,周圍滿是像羊群一樣的亂石。他醉倒在岡頭,將石頭作為自己的床榻,仰望著遼闊無垠的白云天空。秋風吹過山谷,傳來悠長的歌聲。路人抬頭東南方向遙望,看到了使君(指蘇軾)狂笑著拍手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酒后登山的情景為背景,展現(xiàn)了作者醉后的豪情和豁達心境。通過描繪黃茅岡上亂石如群羊的景象,表達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無垠。作者以自嘲的口吻,將自己醉倒在石頭上,將石頭作為床榻,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融入。仰望白云天空,傳遞出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向往。秋風落在山谷,悠長的歌聲回蕩,景色宜人。最后,路人舉首東南望,看到作者狂笑拍手,展現(xiàn)了他不受世俗拘束的態(tài)度和豪情壯志。
整首詩詞以豪放、豁達、瀟灑的筆調(diào)展現(xiàn)了蘇軾的個性和境界,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熱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它既有對大自然的贊美,又有對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