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怪石石斛與魯元翰 / 作者:蘇軾 |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淺灘。
清池上幾案,碎月落杯盤。
老去懷三友,平生困一簞。
堅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
好去髯卿舍,憑將道眼看。
東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
|
寄怪石石斛與魯元翰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寄怪石石斛與魯元翰》。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怪石與石斛寄給魯元翰
山形削鑿成石斛,江中撿拾寶珍。清池上擺設幾案,碎月落在杯盤。年老時思念三友,一生困頓只有一簞。威嚴的姿態足以自勉,美麗的景色也可享受。我喜歡離開塵世的紛擾,只憑借道義的眼光去觀察。東坡最后供奉的是霜雪,它映照著人們的寒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山石和石斛的贊美與寄托情感。作者通過描繪山石形狀削減成石斛的過程,以及撿拾江中寶珍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美妙和珍貴。清池上的擺設和夜晚碎月的倒映,營造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氛圍。詩中提到老去時懷念三友,平生困頓只有一簞,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然而,作者仍然保持著堅毅的姿態,欣賞自然之美,同時表達了對離世的向往。最后,霜雪的形象象征著寒冷和孤寂,與作者自身的處境相呼應。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交融。作者通過山石和石斛的比喻,將自然界的美與人生的體驗相結合,展示了他獨特的感悟和審美。清池上的幾案和碎月的映照,為詩中的景象增添了一層寧靜和神秘的氛圍。詩中表達的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對離世的向往,體現了蘇軾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離世的超脫之感。最后,霜雪的形象烘托出一種孤寂和凄涼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加深沉。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自然、人生的感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他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哲理相結合,傳達出對美的追求、對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對離世的超脫之情。這樣的詩詞使人在欣賞的同時,也能引發內心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