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宋肇惠澄心紙二首 / 作者:蘇軾 |
詩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
(永叔以澄心百幅遺圣俞,圣俞有詩。
)知君也厭雕肝腎,分我江南數斛愁。
君家家學陋相如,宜與諸儒論石渠。
古紙無多更分我,自應給札奏新書。
|
|
次韻宋肇惠澄心紙二首解釋:
《次韻宋肇惠澄心紙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老囊空一不留,
百番曾作百金收。
(永叔以澄心百幅遺圣俞,圣俞有詩。)
知君也厭雕肝腎,
分我江南數斛愁。
君家家學陋相如,
宜與諸儒論石渠。
古紙無多更分我,
自應給札奏新書。
中文譯文:
老去之詩已無所留,
百度輾轉賣為百金。
(永叔曾以澄心紙百幅遺留給圣俞,圣俞也有詩。)
知道你也對琢磨經書煩膩,
將江南數斛憂愁分與我。
你家的學問還不如相如,
更適合與其他儒者討論石渠經典。
珍貴的古紙不多,還是分給我吧,
我應該用來記錄新的作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的自嘲之作,描寫了他自己的境遇和對詩文的看法。詩人表示自己老去,已經沒有留下什么優秀的作品,曾經辛苦創作的詩文如今被賣掉換得了一些金錢。詩中提到了永叔將自己珍藏的澄心紙百幅留給了圣俞,而圣俞也有詩作。這里可以看出蘇軾對于自己的才華和成就有所懷疑和自嘲。
接著,詩人以一種諷刺的語氣表達了對另一個人的不滿,這個人對于研究經書已經感到厭倦,而將他的憂愁和煩惱交給了詩人。詩人稱這個人的家族學問水平低下,不如古代的學者相如,更適合與其他儒者一起討論石渠經典(《石渠寶笈》是一部古代經學著作)。最后,詩人希望能獲得更多珍貴的古紙來記錄自己的新作品,表達了他對于創作和文學的執著和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自嘲和諷刺的手法,表達了蘇軾對自己才華的懷疑和對文學境遇的不滿。他既自嘲自己的詩文已無所留,又諷刺了一個對學問煩膩的人將自己的憂愁轉嫁給他。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于文學創作的追求和對于學問的尊重,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