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高郵寄孫君孚 / 作者:蘇軾 |
過淮風氣清,一洗塵埃容。
水木漸幽茂,菰蒲雜游龍。
可憐夜合花,青枝散紅茸。
美人游不歸,一笑當誰供。
故園在何處,已偃手種松。
我行忽失路,歸夢山千重。
聞君有負郭,二頃收橫従。
卷野畢秋獲,殷床聞夜舂。
樂哉何所憂,社酒粥面aa38。
宦游豈不好,毋令到千鐘。
|
|
過高郵寄孫君孚解釋:
《過高郵寄孫君孚》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離開故園后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過淮風氣清,一洗塵埃容。
水木漸幽茂,菰蒲雜游龍。
這里的“淮”指的是淮河,詩人通過描述淮河的風氣清新,洗去了自己的塵埃污垢。水和樹木逐漸茂盛,菰蒲雜生,形象地描繪了自然景象。
可憐夜合花,青枝散紅茸。
美人游不歸,一笑當誰供。
夜合花是一種花卉,詩人以之來表達對美人的思念之情。美人游離不歸,只有她的微笑可以作為詩人的慰藉。
故園在何處,已偃手種松。
我行忽失路,歸夢山千重。
詩人不知故園在何方,已經放下手中的事務,專心種植松樹。詩人自己行走時突然迷失了方向,回到夢中的山嶺,山嶺交錯重疊,意味著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聞君有負郭,二頃收橫従。
卷野畢秋獲,殷床聞夜舂。
聽說你背負著郭巨才,二頃地(古代土地面積單位)的莊稼收獲時,詩人在殷切的思念中,聽到了夜晚杵臼聲。
樂哉何所憂,社酒粥面aa38。
宦游豈不好,毋令到千鐘。
詩人表示自己對過往生活的無悔和滿足,享受著社交和美食的樂趣。宦游生活本應快樂,但不要讓它拖延太久,不要讓人到千鐘(指時間的流逝)而無所成就。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離開故園后的思鄉之情和對美人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往生活的滿足和享受。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個人情感,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感受,展示了他對生活和人情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