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 / 作者:梅堯臣 |
醮壇舊山下,高臥一儒生。
有室羅經籍,無心取組纓。
芋肥收歲計,柑熟摘霜晴。
暫向京都見,添書入蜀城。
|
|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解釋: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是一首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題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
醮壇舊山下,高臥一儒生。
有室羅經籍,無心取組纓。
芋肥收歲計,柑熟摘霜晴。
暫向京都見,添書入蜀城。
中文譯文:
寫給資州錢固秀才道勝堂
醮壇在古山下,我高臥于此,是一位儒生。
我有一間屋子,里面擺滿了經書,但我不想追求功名。
芋頭豐收,我用它來計算歲月;柑子熟了,我在霜晴的日子里摘取。
我暫時要去京都一趟,順便將新書帶到蜀城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安靜隱居的儒生的生活。詩人高臥于醮壇旁的古山下,意味著他遠離塵囂,過著寧靜的生活。他的屋子里擺滿了經書,但他并沒有追求功名利祿,沒有意圖參與政治。詩中提到的芋頭和柑子,象征著世俗生活的瑣碎,而詩人選擇用它們來計算時間和享受生活的美好瞬間。
詩人提到自己要去京都一趟,并將新書帶到蜀城,這可能是因為他想與知音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這也暗示了詩人對于學問和文化的重視,他希望將自己的思想傳播到更廣闊的地方。
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隱逸的生活和對于學問的追求。詩人選擇了遠離塵囂的山野生活,拋棄了功名利祿的追逐,專注于自己的學問修養。這種寧靜與自由的生活態度,體現了宋代士人的文化追求和儒家的思想傳統,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真理和內心自由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