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 / 作者:蘇軾 |
元章作書日千紙,平生自苦誰與美。
畫地為餅未必似,要令癡兒出饞水。
錦囊玉軸來無趾,粲然奪真疑圣智。
忍饑看書淚如洗,至今魯公余乞米。
|
|
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解釋:
《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元章作書日千紙,
平生自苦誰與美。
畫地為餅未必似,
要令癡兒出饞水。
錦囊玉軸來無趾,
粲然奪真疑圣智。
忍饑看書淚如洗,
至今魯公余乞米。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贊美米黻兄弟的書法才華時所寫的。蘇軾自己也苦于無法達到他們的書法水平,因此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自嘲之情。他說自己寫了許多字紙,但無法達到他們的美妙境界。詩中還提到了畫地為餅的典故,意味著自己雖然也努力模仿,但卻無法做到像他們一樣出色。蘇軾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超越他們,但他知道這是一種癡人的想法。他還稱贊米黻兄弟的書法作品如同珍寶,甚至讓人懷疑他們是否達到了圣人的智慧。最后,蘇軾提到自己在饑餓中讀書的艱辛,甚至流下了淚水,與魯公乞米的故事相呼應,表達了他對文學追求的堅持和熱愛。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米黻兄弟書法才華的崇拜和自己與他們的比較。蘇軾自稱“元章”,形容自己寫了許多字紙,但與米黻兄弟相比,自己的努力顯得微不足道。他借用了畫地為餅的典故來表達自己模仿他們的艱難和無望,同時也暗示自己的努力可能只能得到些微的效果。蘇軾贊美米黻兄弟的書法作品如同珍寶,甚至懷疑他們是否具備超凡的智慧和圣人的境界。最后,他描繪了自己在饑餓中堅持讀書的場景,淚水洗面,表達了對學問的執著和對文學的熱愛。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達了蘇軾對優秀才華的敬佩,同時展示了他對自己追求卓越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