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堂五首 / 作者:蘇軾 |
暮年眼力嗟猶在,多病顛毛卻未華。
故作明窗書小字,更開幽室養(yǎng)丹砂。
|
|
南堂五首解釋:
《南堂五首》是蘇軾晚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暮年眼力嗟猶在,
多病顛毛卻未華。
故作明窗書小字,
更開幽室養(yǎng)丹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晚年的心境和生活狀態(tài)。詩人在晚年時雖然眼力已經不如從前,身體也多病,但他仍然保持著敏銳的思考和創(chuàng)作能力。他使用明亮的窗戶寫字,用小字書寫,以保持清晰度。同時,他在自己的幽室里培養(yǎng)丹砂,這是一種傳統的養(yǎng)生方法,以期延年益壽。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晚年的堅韌和不屈精神。盡管歲月已經使他的眼力衰退,身體也飽受疾病的折磨,但他并沒有放棄對知識和藝術的追求。他仍然以明亮的窗戶為自己提供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用小字書寫,以保持文字的清晰度。這顯示了他對文學的執(zhí)著和對自己作品質量的要求。同時,他在幽室中養(yǎng)丹砂,體現了他對養(yǎng)生和長壽的關注,也是他對自己晚年生活的一種安慰和寄托。
這首詩詞中的"南堂"指的是蘇軾在黃州的住所,他在那里度過了晚年。詩人通過自述晚年的狀態(tài),抒發(fā)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珍惜。詩中的"眼力"和"病顛毛"暗喻了歲月的侵蝕和生命的衰老,而"明窗"和"幽室"則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光明和安寧。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蘇軾晚年的心境,表現出他對藝術和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也彰顯了他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自己的自省。
這首詩詞通過抒發(fā)蘇軾晚年的心境,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仍然堅持追求藝術和追求生活的態(tài)度,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人生意義。它也成為后人品味和欣賞蘇軾晚年文學成就的重要篇章之一。
|
|